王彦迪做客作家榜签售会:用画笔演绎《老人与海》的硬汉精神

2024-9-24 11:50:28

来源:东方资讯  选稿:顾天娇 

好的画作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从建筑专业走向职业插画师,王彦迪不仅在纸上勾画线条、涂抹色彩,更在人们心中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近期,他对海明威经典之作《老人与海》的插画创作引起了读者的关注。借着上海闵行莘庄和大星文化举办的作家榜签售会,专访了王彦迪,走进他心中的艺术之海。

从建筑到绘画

创作是一种生活习惯

王彦迪的画家梦源于童年对绘画的热爱。他的美术启蒙老师对他的要求只有一个: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于是,他几乎每天都在纸上涂鸦、探索,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进入大学后,王彦迪选择了建筑专业,但从未放弃过绘画。他发现建筑与绘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建筑是空间艺术,绘画是纸上空间。而文字与插图的配合,则是空间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就像建筑师要盖一间房子,光有空间可不行,还得用材料进行搭建。相应地,文字与插图便是搭建故事的‘材料’。”王彦迪说道。

王彦迪画作《打个招呼吧》

谈及从建筑行业转行职业插画师的经历,王彦迪直言自己很幸运。在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攻读建筑学硕士学位时,王彦迪尝试将建筑思维融入自己的创意绘画中,创作了一系列作品。恰逢2020年上海国际童书展,王彦迪的作品得以展出,进而收到编辑约稿,也顺理成章地走上了插画师这条道路。

“转行成为插画师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决定。绘画创作也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习惯。”王彦迪回忆道,“我希望通过绘画作品,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传达给更多的人。”

王彦迪画作《迈出那一步》

边走边画

用浪漫去对抗世界的冷酷

“当我感觉被很多事情包裹,压得难受的时候,我会选择出逃。原来倾向于逃到自然中,现在更倾向于逃到城市。”王彦迪的“出逃”计划,逐渐转变为“边走边画”的生活态度。他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在城市各个角落游走观察,用画笔记录他眼中的城市风景和生活体验,展现他对不同城市文化和建筑风格的独特理解。

例如,他在瑞典记录众人晒太阳的生活场景,因为瑞典的日照时间较少,瑞典人会想尽一切办法追逐阳光。他在布达佩斯画下低矮、破旧的地铁站,但也会记录流动的小黄车为每一个站台带来的浪漫。他在阿姆斯特丹绘制具有狭窄门洞的居民楼,并隐隐担忧高大的荷兰人该如何自由行动。

王彦迪画作《布达佩斯的地铁站》

王彦迪的创作并不局限于传统的城市风景描绘,还尝试着从城市的不同角度去观察和表达。他用画笔描绘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从街头艺人到行人,从市井小民到高楼大厦的建设者,都成为他作品中的主角。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描绘,王彦迪试图展现出城市的多样性和生活的丰富性,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以及由此孕育出的各色浪漫。王彦迪补充道,“当我决定用浪漫去对抗世界的冷酷时,一切都变得可爱了。”

王彦迪画作《荷兰的居民楼》

《老人与海》

硬汉精神的视觉盛宴

近期,王彦迪为《老人与海·拼音美绘版》绘制的插画作品引发读者关注。他用丰富色彩与流畅线条勾勒人物形象,以轻松幽默的方式重新诠释老人与海的拼搏,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

在接受采访时,王彦迪分享了他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以及在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王彦迪表示,“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是《老人与海》“硬汉”精神的集中概括。“《老人与海》是一部关于勇气、坚持和信念的故事,老人圣地亚哥通过与大海的搏斗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深深地吸引着我。”而这也是王彦迪为《老人与海》创作插画的初衷。

《老人与海`拼音美绘版》插图

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发展故事情节,王彦迪在创作过程中注重氛围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他选择在不同的时间和场景呈现不同的色调和气氛,以此来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并且,他非常尊重原著作者海明威的叙事风格,试图保持简洁直接的叙事方式,同时给读者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让读者仔细感受其中的力量与震撼。

在未来,王彦迪表示,他将继续致力于艺术创作和城市探索,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为人们呈现一个更加美好、丰富和多元的世界。他说,“我不想再说很多话,但我想画越来越多的画来温暖身边的人。”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