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青蒿之志,铸青春灯塔——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政育人新生态

2025-3-11 13:48:45

来源:东方资讯  选稿:顾天娇 

在第11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紧扣学院“1258”党建工作体系,为着力实现培养“双卓越”人才目标,充分发挥“党建+思政”全环境育人效能,依托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成功举办“淬青蒿之志,铸青春灯塔”主题活动。活动通过事迹宣讲、纪录片学习、党员交流三大“红色引擎”,立体化展现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巾帼科研工作者的卓越成就,充分挖掘背后的精神价值,激励青年学子立大志、担大任,自觉践行“严谨、精益、卓越”的鲁大质量文化,在青春的赛道上建功伟业。

一、讲好巾帼故事:“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大厅里的精神传承

“昔日神农以身试百草,今朝呦呦悬壶淬蒿英!”随着学院辅导员任梦怡铿锵有力的开场,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大厅中隆重开讲。辅导员系统性梳理中国杰出女性科学家的科研历程与成就,以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为例,详细讲述其团队从古籍中汲取灵感、历经数百次实验失败,最终成功提取青蒿素并拯救数百万疟疾患者的历程。这一成果不仅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里程碑,更体现了“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的信念。辅导员还结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在蛋白质折叠机制领域的开创性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团队研发全球首个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的攻坚故事,以及李兰娟院士在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和人工肝技术领域的突破,诠释了女性科学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多维贡献。特别提到颜宁院士对膜蛋白代谢通路的深入研究,不仅为结构生物学提供了新视角,更以“归国投身科研教育”的选择激励着每一位青年学子,生动还原了伟大女性科学家“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坚守细节——例如屠呦呦以身试药验证青蒿素安全性、陈薇在埃博拉疫情中深入非洲疫区等先进感人事迹,彰显她们“敢为天下先”的科研魄力与家国情怀。在场的同学们被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深深触动,不禁驻足凝视,纷纷表达致敬并誓言以巾帼科学家为灯塔,自觉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历史伟业中。

二、筑牢信仰根基“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员工作站中的思想碰撞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二十余名师生党员来到“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员工作站,集中观看全国妇联“讲巾帼英雄故事”系列纪录片,共同学习新时代女性科研工作者和杰出教师的奋斗事迹。观影结束后,学生党员代表结合学院“浸润式”育人模式分享了感悟。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党员提到,在参与社区双报到志愿服务项目时,带领小组深入烟台东山街道航院社区和白石街道新海阳社区开展科普课堂,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儿童易懂的趣味实验,带给社区儿童生动的科学体验;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党员则谈到,通过参加学校“红色鲁东”党课讲堂和学院定期举办的读书交流会,深刻体会到屠呦呦教授“青蒿素精神”与颜宁院士“科研归国选择”背后的家国情怀,并以此为精神动力,加入实验室投身动物疫苗研究……新征程上,这些宝贵的巾帼榜样精神激励着鲁大学子在攀登知识巅峰时,既仰望星空致敬“她成就”,更脚踏实地以家国情怀铸就新时代科技报国的“她力量”。

三、凝聚青春力量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构筑立德树人新高地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院四十年来心怀“国之大者”, 始终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逐渐形成了“基因育德、绿叶育情、实践育技、合作育能”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深入推动“一融双高”建设,“五式”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新范式,依托文化大厅的开放式宣讲平台将思政育人“小课堂”融合社会“大课堂”,创新党员工作站“沉浸式”学习模式,通过情景再现与互动研讨,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效能。今后,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将奋力推进“党建+思政”全环境育人格局下“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激活“头雁领航”新动能,在党建引领、深造考研、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就业创业中矢志践行“五坚持、五强化”要求,持续深化“八维八行八同”党建业务融合新范式,让广大青年学子在火热的青春实践中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通讯员:任梦怡 王全文)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