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人的斜挎包为什么这么丑?

2018-1-5 10:40:00

来源:环球网 

  在中国,上了年纪的男人出门不会拿公文包,觉得手拿太麻烦;他们也不会背双肩包,觉得这样太像未成年。

  他们出门,只会挑一个小型单肩包斜挎在身上。

  此举被列入包括「立领Polo衫」、「手中盘核桃」在内的直男癌3大特征之一。

  今天杜少就和老爷们好好聊聊,为什么中国男人的斜挎包这么丑?

  本文由「大象公会」授权转载

  ID:idxgh2013

  走在街头,总有机会见到各种毫无美感的画面。除了丑陋的广告牌、有「北京比基尼」之称的白背心,还能见到这样的场景:

  将小型单肩包斜挎佩带,是中国老男人居家旅行的专利。

  在电影中,斜挎包已成为塑造土气形象的重要元素:

  如果掌握了正确的姿势,单肩包完全可以作为装饰增加魅力:

  斜挎包的背法是如何出现的?为什么中国男人背起斜挎包这么丑?

  早期的斜挎包军事色彩浓厚,雏形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时期。现代意义上的斜挎包出现于十六世纪,但成为普通人的日常搭配,不过短短几十年时间。

  公元前二世纪,随着罗马帝国将军盖乌斯的改革,一种称为Sarcina的装备出现在罗马军团中。这个奇怪的装备由一根杆子和它支撑的煮锅、斗篷、斧子和一种称为Loculus的皮包组成,用于增加单兵的机动性。

  到十七世纪,这种包以斜挎包的形象再次大量装备在欧洲士兵身上,用于盛放口粮和弹药。此时它已经被称为 Haversack 或 Satchel,材质也变成了帆布,成为此后步兵的常见装备。

  尽管斜挎包如此受到军队的青睐,却迟迟没有进入日常生活。

  在中世纪,欧洲男性和女性都普遍使用绑在腰上的布袋。从十五世纪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前,布袋开始被女性隐藏在巨大裙撑中,足以放置随身用品。

  男性也可以将随身小物件装马裤或腰包中,并不需要其他包袋。

  女性将布袋贴身系在腰间,从裙撑的开缝拿取里面的零钱、梳子、香盒等随身物品。

  在英国作家哈代的作品「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朋友玛丽安甚至从裙撑里掏出了一小瓶杜松子酒。

  到十九世纪中后期,由于铁路和跨洋航运的普及,普通人的长途旅行成为可能,具有锁、内胆和钥匙的现代行李箱应运而生。

  设计于 19 世纪的路易威登竖式衣柜旅行箱。以奢侈箱包被中国人熟知的爱马仕和路易威登,正是这时投入到箱包行业。

  同时,欧洲女性摆脱了巨大的裙撑,手包开始成为最普遍的日常配饰,男性则用上了手提箱和公文包,但斜挎包并未因此开始流行。

  1935 年的费雯丽

  二战开始后,女性手包受到军工设计影响而更注重实用性,同时出现了肩带

  事实上,在现代服装领域,斜挎包长期是特定行业的用品。

  1860 年代南北战争后,美国邮递员率先开始使用大型斜挎包,以便减少送信时的往返次数,并在 19 世纪晚期迅速推广到了全世界的邮政行业。他们接受斜挎包的理由和军队如出一辙,纯粹出于实用性。

  根据当时的美国邮政资费,邮寄一个孩子的费用实际上要低于铁路费用,于是出现了数起邮寄孩子的案件。1920 年 6 月 13 日,美国邮政署正式禁止邮寄儿童。

  顺时针依次为英国邮递员、德国邮递员、美国邮递员、法国邮递员。

  欧美的这种斜挎包,因此被称为邮差包(Messenger Bag)。由于实用性太过明确,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前,长期是邮差、报童等体力劳动行业的专利。

  不过,中国当代男性热爱的斜挎包并非来自这一传统。

  民国肇始,最先背上斜挎包的是采用西式服制的中国军人。

  英国人笔下的北洋军服

  二十世纪前期,中国人长途出行时使用最广泛的仍然是包袱。即便邮政行业,也仅有少数租界城市能配备西式邮差包,多数地方只能采用挑子、布袋等原始工具。

  对于日常着装,风气渐开的中国富人热衷于西装革履,配饰也偏好公文包和手包,几乎与欧美保持同步。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描述:我每逢外出,穿着最讲究的英国料子西服,领带上插着钻石别针,袖上是钻石袖扣,手上是钻石戒指,手提「文明棍」,戴着德国蔡司眼镜

  而中国服装时尚的巨大改变,及其带来的斜挎包的广泛流行,还要等到改革开放之后。

  改革开放初期,军便服已经与工服、改造过的中山装并称「老三装」,背斜挎包的潮流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末 ,与搪瓷茶缸、口琴等一样,成为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普遍穿着军便服的 77 级大学生

  尽管中国人民有了更丰富的选择,但是几十年的审美缺失依然难以迅速弥补。

  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支模特表演队

  八十年代末期,在经商大潮下涌现了数量众多的小企业主,开始穿上西服、拿上大哥大,这一形象成为当代大量中国男人的审美雏形。

  随着港台箱包制造业进入中国,与世界背包时尚隔绝数十年的中国人重新与世界接轨。

  然而,在面对世界通行的各式单肩包时,中国男人毅然选择他们自幼最为熟悉的斜挎背法,并传承至今。

  事实上,中国男人的斜挎包之所以丑,是他们背包的种类与背包的方式决定的。

  世界主流的可斜挎男包,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装有背带的长方形皮包,最初源于 20 世纪 50 年代学生校服中的佩包「Schoolboy Satchel」,由传统公文包改良而成,兼顾得体和实用性。

  另一种则是以帆布或化纤为面料的运动型邮差包,它源于 1980 年代,由一家名为「Timbuk2」的旧金山包袋制造商在传统邮差包的基础上改良而成,最初针对自行车爱好者,逐步流行为普通人的日常用包。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包体较大,形状大致为长方体,因此与人体比例较为协调,不会使背包者显得体态古怪。

  但中国老男人独爱轻便的竖款小包,视觉上与人体不成比例,难逃「娘炮」之讥。

  此外,包的背法也很重要。 与中国男人热衷将所有包都背到身前不同,国外普遍习惯单肩背包,即便斜挎,也要将包背在身旁或身后。

  中国男性这种鸡立鹤群的独特背法,是由一定时期内中国治安状况决定的。

  在中国在网络上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以前,「两抢一盗」(抢劫、抢夺、盗窃)长期多发于国内各个地区。自 2005 年起,公安部多次部署专项斗争全力打击。直至今年,辽宁、广东等多地依然开展了专项行动。

  由于「两抢一盗」的多发,包括司法部「两抢一盗防范手册」在内的大量安全防范手册都明确建议:「挎包要斜挎」「尽量将背包、挎包放在胸前位置」「将包紧贴敏感的腹部最安全」 等。

  当然,如果你实在热爱背斜挎小包,也不需为自己的形象过于担心。

  随着世界奢侈品行业的主力消费市场由日本转向中国,尤其是中国二三线城市,各大奢侈品箱包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老男人专款小挎包。中国老男人引领世界时尚的时代,即将来临。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