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学子三下乡: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文化再促梅城发展

2023-7-6 17:44:04

来源:东方资讯  选稿:顾天娇 

2023年7月,为推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步伐,湖南师范大学历文院团委“茶话红梅”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梅城镇开展实践活动。

梅城历史文化悠久,是敢为人先的“梅山文化”的发祥地;因此“茶话红梅”实践队成员前往梅城镇开展前期调研工作,从文化滋养与产业发展两个角度探究如何促进优秀的文化资源与精神与新时代乡镇产业发展的结合。

图为实践队员出发前在湖南师大老校门处合影。

文化滋养·探寻梅城文脉

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文化是根本。要统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文化铸魂、文化赋能的作用。为了解梅城的基本文化资源和现有开发状况,实践队员前往安化文武庙、梅城文化馆进行情况了解。

7月1日,实践队部分成员前往安化文、武庙开展情况了解。安化文、武庙坐落于梅城镇的安化一中校园内,是省级重点保护单位。在安化一中讲解员胡娟带领下,队员们走进文、武庙,详细了解了其历史沿革与独特价值。随后,队员们参观了社会调查史实陈列馆,了解安化梅城深厚的红色底蕴以及梅城文化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图为实践队员在安化一中前合影

7月2日,实践队前往梅城文化馆,与安化县梅城文化馆党委书记陈卫华、安化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廖小雄、梅山文化研究会前秘书长吴建华、梅山红旅集团陈立辉开展座谈。通过访谈,实践队员了解到在廖小雄等人研究与主持之下,建立相关红色文化展览馆。在陈立辉带领之下,实践队员参观了梅城红色文化展馆,感受梅城与红色革命相遇碰撞的历史史诗。

产业培育·寻找梅城方向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就是要推动文化产业资源要素融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挖掘提升乡村人文价值,用文化引领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在培育乡村产业建设事业,鼓励青年、能人返乡,加强乡镇人才基础建设。为探究梅城镇产业发展现状,寻找安化新时代发展方向,部分实践队成员赴往梅城镇文化站、安化县鸣铭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调研活动。

7月1日,实践队成员前往梅城镇文化站进行基础情况了解。在与梅城镇李忭耘的访谈过程中,实践队员也进一步了解到梅城镇相关人才返乡的政策以及文化名人返乡建设的基本情况。此外,李忭耘认为梅城的产业发展离不开梅山文化以及红色文化的精神引领作用。

7月2日,实践队成员前往安化县鸣铭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对合作社法人李德明进行采访。李德明介绍,近年来安化县委、县政府推动中医药产业转型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实践队员通过实地走访合作社、线下采访等形式了解到鸣铭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销售渠道以线上线下相结合为主,重点侧重网络销售,辐射全国市场,在保持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当地数千贫困人口就业,为安化中药材产业发展及乡村振兴工作做出积极贡献。李德明也表示,应该注重文化建设,通过打造文化品牌来构建。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安化县鸣铭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李德明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行远自迩,笃行不迨。“茶话红梅”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此阶段进行了大量探索与调研活动,多方面了解梅城镇文化资源现状,孜孜矻矻积聚信息。同时队员们也感受到了梅城镇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明确了下阶段的探究任务,为接下来的深入实践做了扎实的前期调研工作。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