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江出发,联通世界:长江数据基金会正式成立

2025-8-19 10:24:18

来源:东方网  选稿:顾天娇 

当今世界,数据已成为新的生产要素,被誉为“21世纪的石油”。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数据孤岛林立,标准体系不一,数字鸿沟不断加剧。尤其是在医疗、教育、可持续发展等关乎人类福祉的领域,技术分布极不均衡,正在深刻影响数以亿计的发展中国家群体的未来。

如何打破壁垒,让数据真正造福全人类?如何引导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服务于善治与公益?这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

长江数据基金会的成立,正是对这一时代之问的积极回应。作为全球首个以“大数据 × 开源 × 人工智能”为使命的公益基金会,它从长江之畔启航,以开放与合作为舟,以公益与责任为帆,致力于构建开放、可信、可持续的全球数据公益生态,推动技术普惠,缩小数字鸿沟,让数据真正服务全人类。

基金会由宜昌市点军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指导,并在OpenCSG(开放传神)、联想、楚数通、启宸、国科开源等企业和机构联合发起下成立。取名“长江”,寓意源远流长、汇聚万物,彰显以中国为起点、联通世界的愿景。基金会不仅立足长江之畔,更立足中国,面向全球,力求成为国际社会信赖的数字公益平台。

根据规划,长江数据基金会将重点推进五大方向:建设全球开源数据平台,推动跨境流通和标准化治理;孵化教育、医疗、环境等领域的公益性人工智能模型;参与国际开源与数据治理规则制定;搭建面向东盟、中非等地区的多边合作网络;推动欠发达地区的数字素养和能力建设。这五大方向,既是对全球“数字焦虑”的系统回应,也是中国推动数字文明建设的务实举措。

技术的发展不应是少数人的特权,而应成为全人类的福祉。长江数据基金会秉持“开源协作、技术向善”,强调负责任的创新与公益导向,力求打造数字公益的国际标杆。这不仅是对技术逻辑的超越,更是对人类社会价值的坚守,为数字文明注入温度与力量。

与Apache、Linux、Mozilla等国际基金会相比,长江数据基金会不仅关注技术创新,更注重“技术 × 社会价值 × 可持续发展”的结合。其服务对象不仅限于开发者群体,还包括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与公益组织,旨在搭建跨界、跨域、跨文化的全球合作新机制。

在全球数字治理与人工智能标准尚待确立的关键窗口期,中国需要一个能够代表开放与责任、承载国际信任的平台。长江数据基金会的成立,正是把握这一战略机遇的重要实践。

“技术无国界,公益无边界。”长江数据基金会的诞生,不仅是一家机构的成立,更是一种理念的传播,一种行动的召唤。它将从长江之畔出发,走向世界,努力成为数字公益与开源协作的“联合国”,让数据流通如江河奔涌,让科技普惠惠及更多人。

长江数据基金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在推动全球数据共享、AI公益和数字文明建设中迈出关键一步。它不仅是宜昌走向世界的一张新名片,更是中国为全球数字未来贡献智慧与力量的重要体现。

“长江浩荡,奔腾入海。”今天,从长江之畔出发,一股新的数据公益力量正在汇聚。它将跨越国界,连接南南合作与全球伙伴;它将打破壁垒,推动数据真正流通;它将汇聚合力,让技术造福更多人。

让我们以长江数据基金会的成立为契机,共同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与负责任应用,让数字红利惠及世界每一个角落。让奔涌的数据之流,汇聚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磅礴力量。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