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嘉定校区文体中心内华灯璀璨,嘉宾云集。以“四十载弦歌不辍,新征程芳华待灼”为主题的建校40周年大会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此举行。来自政府、企业、兄弟院校及教育界的百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回顾学校40年砥砺奋进的历程。当日,校友嘉年华、40周年游园会及文艺晚会,更以多元形式串联起师生情、校友情与职教梦。
校企共融,产教协同谱新篇
“四十载风雨兼程,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校党委书记金伟国在致辞环节回顾了学校从1985年创办至今的跨越式发展。作为上海首批独立设置的民办高职院校,工商职院持续结合产业需求,完善“需求引领、产教融合、供需适配”的协同育人机制,成为学生职业发展的蓄能地、工匠的孕育地、区域企业发展的助推器。近年来校方以赛促教,不仅有不少学生从职业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成为技术青年能手,今年还有4名学生入围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继续在世界赛场以一技之长,能动天下。

这一发展理念得到了企业界的回应。金智达集团总裁张文作为合作企业代表发言时,以一组案例佐证了“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丰硕成果。多年来,金智达与工商职校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共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办创新创业活动,将产业需求对接至教学一线,助力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培养。
大会现场,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以更具象化的方式呈现:比亚迪集团华东地区人事负责人代表、上海则成航空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共同与校方代表,为“比亚迪校企合作产业学院”“低空经济产业学院”揭牌,标志着校企将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开展联动培养;聚焦无人机操控、航空物流等新兴领域,填补区域产业人才缺口。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高德毅现场分享,民办教育整体规模已达到整体教育规模的三分之一,希望未来工商职院坚守教育初心,筑牢办学根基,深刻践行根本要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公立办学方向。
此外,上海嘉定区产教联合体和产业园区签订深化产教融合合作协议。主办方介绍,后续将联合开发“园区需求导向”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每年为园区企业输送定制化技术人才。随着联合体持续吸引企业加入,将与校方人才对接,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新模式。上海新侨新型技师学院也在会上正式揭牌,后续将成为企业发展培育人才的助推器。
劳模工匠导师“成团”,校训精神铸魂
高技能人才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大会现场,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赵震为吴尔愉、郑蔚等6位全国劳模、上海工匠颁发导师聘书,标志着学校“劳模工匠导师团”正式成立。劳模工匠将成为校园人才发展未来的领军人,用个人经验与专业技能,培养出更多00后技能人才。

校训的发布环节则将工匠精神进行了诠释。在全场倒计时中,大屏幕亮出“求真求是,守信踏实”八个字。这八个字凝聚了学校四十年的育人智慧。校方介绍,求真求是强调立德树人,守信踏实凸显职业特质,砺志激励学生勇攀高峰,笃行注重知行合一。这一校训的诞生,历经师生校友数月征集、专家论证,最终联合发布。
技能传承离不开薪火相传。学校的每一步成长都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在致敬环节中,学校老领导依次登台,接受师生献花。师生联袂演绎的诗朗诵《四十载弦歌不辍 新征程芳华待灼》诉说着学校与时代共进的征程。学校建校40周年宣传片也在会上首播。镜头掠过现代化的实训车间、学生技能竞赛的瞬间、校企联合攻关的科研场景,最终定格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的奋斗目标上。
论坛议AI与服务如何赋能职业教育
校庆当日同步举办了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度融合的当下,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工匠、能工巧匠的时代重任。

论坛环节,两位专家的主旨报告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副主任胡卫以《AI时代背景下,教育使命的重新审视》为题分享,当人工智能可以替代重复性技能,职业教育必须转向培养“人机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陈海荣则分享了“金职模式”的国际合作经验:他用“三个服务”为主题,分享了服务产业升级、服务企业发展、服务学生成长的经验。
四十载栉风沐雨,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见证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变迁;新征程砥砺前行,这所扎根上海的职业院校正以产教融合为根基,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书写职业教育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篇章。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