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0 12:59:44
来源:东方资讯 选稿:顾天娇
为提升高校学生电信网络诈骗防范能力,11月14日,双流区法院联合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创新普法模式,共同举办了一场以反诈为主题的公众开放日活动。活动中,法检公三方组建“最强讲师团”,创新采用“先知防范、再观审判、后析法理”的递进式流程,构建“公安预警、法院警示、检察院明理”的全链条普法教育闭环,为百余名大学师生呈现了一场层次分明、环环相扣的“反诈公开课”。
活动中,区法院法警大队干警率先为同学们开展司法警察职责宣讲。"我们不仅负责维护法庭秩序、保障人员安全,还承担被告人传带、协助执行等关键任务,是守护司法程序安全规范运行的第一道防线。" 通俗易懂的讲解,让同学们在步入法庭前便深切体会到司法工作的庄严与严谨。
区公安分局反诈中心民警紧随其后,登台开讲反诈“第一课”。民警聚焦高校高发的刷单返利、冒充客服、游戏交易等典型案例,深度拆解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话术套路与心理操控技巧,重点阐释“两卡”犯罪的法律后果与社会危害,现场传授“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多核实”实用防骗口诀,为同学们提前注入“反诈疫苗”,从源头上筑牢防范思想防线。
完成反诈知识储备后,同学们旁听了一起诈骗案庭审。庄严肃穆的法庭上,审判长精准驾驭庭审节奏,公诉人清晰呈现犯罪链条与诈骗手法。同学们屏息凝神,近距离见证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当庭宣判等完整庭审流程。法庭的庄严氛围、被告人的深刻忏悔,加之案件背后诈骗手段的迷惑性与危害性,给在场师生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
庭审结束后,本案公诉人趁热打铁带来“第三课”。从国家公诉人专业视角出发,结合刚结束的庭审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证据链条及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标准,同时重点解读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关联罪名,引导同学们既要防范成为诈骗“受害者”,更要警惕沦为犯罪“工具人”,进一步夯实了大家对相关罪名的法理认知。
活动获得师生一致高度评价。同学们纷纷表示,这种“理论+实践”的沉浸式教育模式,让反诈知识入脑入心,印象尤为深刻,对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要性和实操方法有了更透彻的理解。

此次“公安+法院+检察院”三位一体、环环相扣的“反诈闭环”教育模式,是整合司法资源、深化法治宣传教育的有益尝试与成功实践。该模式打破了传统普法宣传的单一性,形成了“预警-警示-明理”的完整教育链条,它不仅将庄严的法庭变成了生动的法治课堂,更通过“最强讲师团”的联合授课,实现了从案件源头预防到末端司法治理的全链条普法教育,形成了打击和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强大合力,显著提升了普法的针对性、专业性和实效性。
下一步,双流法院将持续深化与检察、公安部门的协作联动,不断丰富“法院公开日”活动内涵,建立常态化法治教育合作机制,将更多优质的法治产品送进校园,共同为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清朗、安全、无忧的校园环境,为平安法治建设贡献坚实的司法力量。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