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科技大学将向8位杰出人士颁授2022年荣誉博士学位,以表扬其对社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研与教育发展、增进文化交流与艺术发展、促进人类健康和医药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他们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 迈克尔·斯宾塞(Andrew Michael Spence) 、郝平、罗伯特·兰格(Robert S. Langer)、李罗权、沈向洋、吴为山、蔡澜、周忠和。颁授典礼将分别于2022/2023学年开学典礼及大学23周年校庆期间举行。
迈克尔·斯宾塞院士(Andrew Michael Spence)
迈克尔·斯宾塞院士(Andrew Michael Spence),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现兼任美国哈佛大学及斯坦福大学的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院前任院长和现任名誉院长。1972—1975年,斯宾塞在斯坦福大学担任经济学系副教授;之后一直在哈佛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为该校的经济学教授及工商管理学教授,并历任哈佛大学企业经济学博士部主任、经济学系主任、哈佛大学艺术及科学院院长,1983年,当选为美国艺术及科学院院士。1990年斯宾塞回到斯坦福大学并担任该校商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同期(1991—1997年)担任美国国家科技及经济政策研究委员会负责人。另外, 斯宾塞还担任7家公司的董事会成员职务。2001年,因其在不对称信息市场分析方面所做出的开创性研究而和乔治·阿克尔洛夫、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许多市场都有信息不对称的特性,因而表现出特定的市场规律和现象。他们在此领域的研究构成了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2017年,林重庚、迈克尔·斯宾塞等的《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和转型:国际视角的思考与建议》荣获第17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郝平教授
郝平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 1982年,在北京大学校长办公室等校机关工作。1986年,任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1991年,美国东西方中心交流访问进修。1992年,美国夏威夷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1996年至2001年,任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部长、校长助理、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其间,在职攻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1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2005年,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2009年至2016年,任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负责人。2016年,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201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他是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北京大学创办史实考源》、《孙中山革命与美国》、《无奈的结局——司徒雷登与中国》等。
罗伯特·兰格院士(Robert S. Langer)
罗伯特·兰格院士(Robert S. Langer),生物工程学者,被评为世界上生物科技领域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他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学院教授(担任学院教授是MIT授予的最高荣誉),莫德纳 (Moderna) 疫苗公司共同创办人。集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教授等多重身份集于一身。在医学、化学、药学、生物学、工程学等领域多栖发展,他在科学期刊上发表了1,480篇以上的文章;他是历史上被引用最多的工程师,在全球拥有1,360多个已发明和正在申请的专利,这些专利已许可或再许可400多家制药、化学、生物技术和医疗设备公司使用。他获得过220多个主要奖项,其中包括备受瞩目的千禧技术奖(被誉为科技界的诺贝尔奖)和伊丽莎白女王工程奖。他于43岁时,已成为美国三大学院——美国国家医学院、美国工程院和美国国家科学院、迄今为止最年轻的363院院士,还曾于1999年至2002年担任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董事会负责人。2012年兰格获选为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
李罗权院士
李罗权院士为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专攻太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曾在美国太空总署、马里兰大学、阿拉斯加大学等地,从事研究及教学工作。李罗权教授曾获总统科学奖,钱德拉塞卡电浆物理学奖,并被遴选为台湾地区「中央研究院」院士、世界科学院(TWAS)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俄罗斯国际工程院(IAE)院士和美国国家工程院(NAE)海外院士。李罗权院士在太空物理研究上有许多创新贡献,提出新的理论,包括:银河系星际空间湍流能谱理论、电子回旋辐射理论、多重X 线磁场重联理论、模拟并解释日珥的形成、日冕加热机制、全球首次观测到大气对流层顶部向电离层直接放电的「巨大喷流」等。李罗权院士自2017年起获聘为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由2017年起至今为科技大师讲座演讲共8次。李院士在培养澳科大太空科学研究所年青教师和博士,在促进太空所月球和行星科学学术论文的大幅增长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沈向洋博士
沈向洋博士是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和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他是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和全球科技产业,也是在学术界、企业界、投资界拥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科学家。沈博士现任清华高等研究院双聘教授,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DEA)创院理事长。他曾担任微软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主管微软全球研究院和人工智能产品线,并负责推动该公司中长期总体技术战略及前瞻性研究与开发工作。早前,他参与创建了微软亚洲研究院,并担任院长和首席科学家,培养了众多国际一流的计算机科学家、 技术专家和企业家。
吴为山教授
吴为山教授,是美术学、设计艺术学、中国哲学三个方向的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负责人。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文联道德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负责人。教育部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全国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教材委委员,住建部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艺术委员会主任,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暨文化名家」,国务院新闻办颁发「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交流使者」。由于其卓越的成就与影响力,被俄罗斯、意大利、乌克兰等多国授予院士,2018年当选为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成为继吴冠中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中国艺术家。吴为山创建「写意雕塑论」而影响于世界,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创作与世界文化融渗,30多年来,他创作了600余件作品,先后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及美术馆展出,他的代表作《孔子》、《孔子问道于老子》立于世界多个国家和驻外机构。吴为山以其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出版著作及画册30余种,发表近百万字理论成果,著作被翻译成英、法、西、葡、韩、德等多国文字在国际上发行,使世界更为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家。
蔡澜先生
蔡澜先生,14岁时在新加坡《南洋商报》发表第一篇文章。16岁离开新加坡,到日本留学专攻电影,并在日本为邵氏电影工作,之后曾到世界各地旅居。1963年,蔡澜先生定居香港,任邵氏电影公司制作经理,十多年后任嘉禾电影公司副总裁,曾监制一系列成龙的电影。蔡澜先生撰写专栏超过四十年,自1980年代起,出版逾三百本着作,种类包括游记、人物、食经、笑话、人生哲学等,其中以饮食文章最为读者所认识;与查良镛、倪匡、黄霑被称为「香江四大才子」。1990年代中,蔡澜先生开始进军饮食业,并于2013年于内地开设网店,所售产品有口皆碑。蔡澜先生曾任日本富士电视台美食节目《料理的铁人》的评审。他亦主持《蔡澜人生真好玩》、《蔡澜叹世界》、《蔡澜逛菜栏》、《蔡澜叹名菜》、《蔡澜品味》、《蔡澜亚洲一乐也》等电视节目。近年,蔡澜先生亦自行制作YouTube视频节目「蔡澜花花世界」,深受欢迎,同时于内地音讯平台录制「蔡澜人生真好玩」系列节目。蔡澜先生曾于2005年至2014年期间为澳科大担任校监顾问,为大学的人文艺术学院和电影学院的发展出谋献策,并将所得的顾问费用收益悉数捐赠给大学。
周忠和院士
周忠和院士,古脊椎动物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所)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2010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分别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和巴西科学院通讯院士,2019当选美国鸟类学会荣誉会员。周忠和院士长期从事中生代鸟类与热河生物群的研究,在早期鸟类的系统发育和分类、分异辐射、飞行演化、功能形态、胚胎发育、羽毛演化、繁殖行为、食性和生态习性等方面取得了若干发现和成果。此外,还在热河生物群的综合研究、陆地生物群演化与环境背景等方面有较大贡献。周院士目前兼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校兼职教授,以及《国家科学评论》地学副主编、Current Biology、PNAS Nexus、《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编委、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曾先后担任国际古生物学会负责人。周忠和还参与较多科学文化与科学普及等社会工作。目前担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科普创作评论》主编、《知识分子》总编、《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主编、中国科普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协《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25-2035年)》编制工作专家组副组长等。曾担任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古生物卷)等多个科学著作的主编或共同主编。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