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7-31 14:14:53
来源:东方网 选稿:顾天娇
在田间地头读研,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科技小院,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究竟该如何建设?7月29日,在新津区天府农业博览园内,由成渝两地科协共同举办的成渝科技小院建设工作现场交流暨业务培训会圆满举行,为科技小院的建设给出了切实可行的答案。
近年来,成都市按照“建一个小院、育一批人才、强一个产业、富一方经济”的总体思路,先后建成36家科技小院,其中5家省级科技小院,通过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服务平台,成功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引入农村,为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让传统农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交流会上,蒲江柑橘科技小院研究生和青白江航天育种小院首席专家率先作交流发言,他们从如何瞄准农业特色产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如何及时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指导、技术普及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新津58农业科技作为成都市科技小院的依托单位进行了重点交流,分享了作为依托单位,如何充分发挥专家团队的作用,及时解决生产、加工及销售环节中的技术难题,并针对如何为专家团队提供应有技术基础保障和生活工作保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业务培训环节,全国十佳、最美科技小院首席专家,川农大教授、博导张社梅以“科技小院助力蜂业振兴乡村的实践与探索”为题,指出科技团队在科技小院建设中要扎根基层科研,做好成果转化推广,开展技术培训服务,积极建言献策,以点带面促乡村振兴,开发标准化科普教程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原川农大党委书记、校长、成都市农技协理事长文心田教授,以“顺应大势,真抓实干,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题开展讲座,围绕为何、如何识别及推进现代农业,以及发展路径展开详尽阐述,令与会者深受启发。
最后,成都市农技协秘书长与重庆市农技协联合会秘书长分别就两地科技小院的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交流发言,为科技小院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
“科技小院凭借‘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显著优势,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产业咨询、技术指导、现场示范等全方位服务,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科技活力。”重庆市农技协联合会秘书长表示,希望在科技小院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能够持续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为农业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成都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耘表示,科技小院建设是一项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事业,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发展既需要科技力量的持续注入,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协同参与和久久为功的坚守。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入关键阶段,科技小院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两地资源互通、技术共享。
会前,与会人员一同参观了邛崃市蜜蜂科技小院、新津区果业园林新品种育苗及种植科技小院和成都市科技小院成果展,深入了解了我市科技小院在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科普推广等方面的实践与成效。
重庆市科协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牛杰,成都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耘出席会议,重庆市部分区(市)县科协领导、重庆市部分科技小院的首席专家与研究生代表,成都市相关区(市)县科协分管领导、成都市科技小院负责人及专家研究生代表、市农技协常务理事参加会议。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