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10 13:19:12
来源:东方网 选稿:顾天娇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探索教育帮扶助力基层发展的有效路径,洞悉基层教育需求的内在逻辑,七月下旬,中国石油大学彩云支教队分别前往云南省楚雄市南华县罗武庄乡、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上湾镇、镇雄县新苑社区、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以及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回马镇金山村开展支教服务。队员们以知识为笔、以爱心为墨,在不同的土地上书写着同样的教育热忱,更在文化交融中收获成长,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需要的地方。
火把映初心:火焰里的文化根脉与双向成长
云南镇雄的火把节,是支教队员与当地孩子的一次温情邂逅。当彝族歌谣在山间回荡,彩云青藤支教队的队员们被孩子们牵入篝火围成的圆。川剧变脸的魅影、武术杂技的刚柔,不过是这场盛会的序章;主火点燃时的欢呼、骤雨中未歇的歌舞,才是文化共鸣的真意。
实践队员参与云南火把节.陈心悦摄
火光里,队员们读懂了“哦伙嘀哩伙”的歌声里,藏着比火焰更炽热的传承。正如镇雄山间坚守三十七载的朱绍芹老师,以讲台为篝火,用三十五年的执教生涯点燃无数山区孩子的希望。这夜的火把与那方讲台,同样跳动着“传递”的脉搏 —— 孩子们将文化的温度传给队员,而队员们,正将知识的光亮播向更远方。队长姚佳明在随笔中写道:“原以为我们带着星光而来,却被孩子们领进了真正的星河。”
金山绽新绿:童心港湾处的知识播种与希望萌发
当暮色漫过遂宁的山岗,彩云青藤支教队员们的身影出现在金山村口,村党总支副书记沈建华的热情相迎,像山间晚风拂去长途跋涉的尘嚣。科技小院里,整洁的教室与图书角泛着微光,村民牵着孩子围拢过来,眼神里的期待比灯火更亮。
开营仪式的横幅在村委会舒展,“童心启航,与光同行”的字样被孩子们的小手反复抚摸。队长的承诺与村副书记的嘱托在空气里交织,队员们举起右拳的刹那,三十多枚梦想书签在阳光下闪烁——有的写着“想解开方程式”,有的画着会飞的教室,更多的是歪歪扭扭的“谢谢”。当稚嫩的签名落在横幅上,那些笔画已悄悄在乡土里扎下根须。队长李安平会后感叹:“原以为是带着知识来播种,却发现孩子们眼里的光,早已把支教的路照得通透。”
参营学生在书签上写下期许.刘飞摄
这里的每一堂课都是渡船,每一次陪伴都是桥梁,而科技小院亮起的灯火,正像他们为乡村教育点燃的点点星火。
新苑传薪火:分阶课堂中的智慧浸润与成长启迪
当晨光洒满镇雄新苑社区的街巷,彩云青藤实践队的队员们已在党群服务中心忙碌起来。提前对接好的课程表整齐铺展,针对小学低年级、高年级及初中三个学段的教学方案,像精心打磨的钥匙,正等待开启孩子们的知识之门。招生时耐心引导家长为孩子投保的细致,早已为这场教育之约筑牢安全的基石。
彩云青藤支教队新苑分队开营仪式.李佳琦摄
开课首日的课堂上,生动的场景接连上演。低年级的阅读课上,“故事寻宝”让绘本里的文字跳脱纸面,化作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好奇;折纸课上,千纸鹤与小船在指尖成形,承载着创意飞向远方。高年级的几何课上,彩色角尺与多边形模型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让抽象的角度与周长变得可触可感;初中英语课上,简笔画与实物演示巧妙拆解介词的奥秘,让语法知识在互动中悄然扎根。
傍晚的开营仪式简约而郑重,社区支书的欢迎与期许,像温暖的春风拂过在场每个人的心田。队长邹莉的承诺掷地有声,队员们眼中的坚定与孩子们脸上的向往相互映照。当“珍惜机会”的嘱托与“全力以赴”的回应在空气中交融,这场以教育为桥的相遇,已不止于知识的传递,更成为滋养成长的沃土。
阳育深耕耘:实验里的科学启蒙与探索热忱
支教课堂上,发电实验成为点燃孩子好奇心的“魔法棒”。当支教队员带来导线、电池、小灯泡,孩子们的目光瞬间被吸引。从认识电路元件,到小心翼翼连接线路,看着原本黯淡的小灯泡在自己手中亮起微光,惊喜与欢呼在教室蔓延。这束光,不仅照亮了简单的电路,更点亮了孩子们对科学探索的热忱。此刻,这间乡村教室仿佛变成了霍格沃茨的魔法课堂,每个孩子都握住了属于自己的"魔法棒"。
支教队员指导学生拼接发电机 赵粟媛摄
孩子们眼睛里闪烁的光芒,比实验成功的光更耀眼,那是对未知世界渴望探寻的火种,看着他们这样,我们知道科学启蒙的种子,已经悄悄种下。后续,队员们还拓展讲解了生活里的发电原理,比如手摇发电机的奇妙,结合乡村常见的水利、风力场景,引导孩子们畅想“能不能用村里的风、水流让灯泡亮起来”,进一步激发孩子们把科学探索和生活实际相连的思考。
科学的火苗,在乡村孩子心中越烧越旺,教育帮扶不止于知识传递,更在文化交融、心灵共鸣中,书写属于青春与乡村的共荣篇章,让支教的火种,持续点亮更多逐梦的远方 。
花山播希望:支教时光里的知识萌芽与心灵滋养
跨越山川,彩云青藤支教队扎根云南镇雄县花山乡,以两周时光为孩子们打开望向世界的窗,让知识种子在山间萌芽。开营仪式上,揭牌声与掌声中,孩子们眼里满是好奇。支教老师分享期待,镇雄县义工连冯老师的话语承载着众人对乡村教育的守护:“愿孩子们学得开心、收获成长。”
彩云青藤支教队花山分队开营仪式.于祥漪摄
课堂上,知识在童趣中绽放:“会画画的作文课”里,孩子们用画笔勾勒家乡春天;实验课上,“橘子灯”烛光摇曳,“火山喷发”模拟实验引发现场惊叹;辩论赛中,孩子们为“零花钱存与花”辩论,学会倾听表达;天文课带他们遨游星河,抗战史课让爱国情怀扎根;手工课上,彩纸变纸鸢、动物,满载对父母的爱;物理课“鸡蛋浮水”实验,播下科学种子。
每日捡垃圾行动中,孩子们从观望到主动参与,将环保理念深植心间。“要让花山乡一直干净”的童声,见证责任与担当的萌芽——这正是教育对乡村振兴的意义。
两周虽短,每堂课、每段互动都将成为记忆里的星光。彩云青藤愿做暂留的光,陪孩子们前行,与花山乡的约定仍在继续。
六支队伍的足迹,在滇川大地上连成教育的经纬。火把与讲台的呼应,课程与陪伴的交织,让支教不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一场双向的成长。正如队员周晨曦所言:“我们温暖了孩子,也被纯粹的热忱照亮。”这便是支教的真谛:以文化为媒,以知识为桥,让每一份传递都成为点亮未来的星火。(李佳琦)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