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储能技术为城市更新提供绿色能源新方案

2025-8-10 13:27:15

来源:东方网  选稿:顾天娇 

今年以来,国家对城市更新行动的推进力度持续加大。继5月《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对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作出顶层设计后,7月份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都特别强调“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城市高质量更新既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实现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地热能作为稳定、清洁、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建筑供暖制冷用能改造的首选能源,以岩土储能循环利用技术为代表的地热创新技术为城市更新提供了绿色、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新方案。

技术创新:实现冷热季节“迁移”

岩土储能循环利用系统的灵感源自拥有四千年历史的地坑院,由万江新能地热能院士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汪集陽带领团队,结合万江新能多年地热实践经验创新研发而成。该系统原理是将夏季供冷过程中的热交换至地下存储,在冬季用来高效换热,将冬季供暖过程中的冷交换到地下储存,在夏季用来高效供冷。系统“取热不取水”,把岩土当做储能循环利用的充热宝,巧妙地实现了夏热冬用,冬冷夏用,大幅降低了建筑供暖、制冷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依赖。适用于医院、学校、市政场馆等公共建筑,机场、高铁站、高速服务区等大型交通枢纽,以及高端产业园的供暖与供冷需求。

增强韧性:维护城市能源安全

通过岩土储能循环利用系统,实现冷热量的就地存储和跨季循环使用,保障建筑的冷热源“自给自足”,可减少建筑供暖制冷对天然气等外部能源的依赖。万江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套系统采用的是天然热能,用能成本和运营成本低,且拥有自主的核心技术,无论能源还是设备都不依赖进口,地热井建成后使用寿命可长达50年,可长期为建筑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

河南新乡中原农谷84万平米地热能供暖项目的实践证明,采用“地热+”替代天然气供暖,每年可减少78%的运营费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城市管理成本,还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城市能源安全。系统结合人工智能等先进数字技术,可实现对能源的智慧化管理,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用能成本,提升城市能源韧性,为城市智慧化建设注入新元素。

节能显著:维护城市“面子”“里子”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城市高质量更新不仅要有焕然一新的“面子”,更要有绿色低碳的“里子”。岩土储能技术的大范围应用,正是提升城市“里子”质量的关键一环。据测算,与燃气锅炉相比,每新增1亿平方米地热供暖面积,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2万余吨。这不仅能够满足城市建筑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还能促进城市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

同时,岩土储能循环利用系统还可以与绿色电力灵活结合,实现绿电就地消纳,助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化,岩土储能循环利用系统有望成为城市低碳发展的新引擎,为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城市环境贡献力量。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采用地热能替代天然气,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韧性、改善民生和环境的关键战略举措。它不仅直接带来显著的减碳和治污效果,还能增强能源安全、创造经济价值、提升城市品质,并为绿色产业发展注入动力。抓住城市更新的窗口期,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前瞻性地规划和部署地热能基础设施,将其纳入城市更新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是建设绿色、低碳、韧性、智慧未来城市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举措。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