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11 09:32:30
来源:东方网 选稿:顾天娇
当酒窖邂逅普通话,这场融合太奇妙!
7月19日吉林医药学院“云岭普音·黔途筑梦先锋队”走进贵州省赫章县哲庄镇阿穴车间,在古朴酒窖与酿酒车间,开启“酒文化+普通话”惠民之旅。志愿者们以酒为媒,将推普工作融入酿酒技艺传承、酒乡文化传播,让普通话成为连接传统酒文化与村民生活的新纽带,为酒乡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酒窖义诊:方言普语共解“酿酒健康题”
“嬢嬢,您这手长期接触酒糟,要注意别沾生水(普通话),‘水搭子’少摸哈(方言)!”在酒窖酿酒作坊,志愿者化身“健康顾问”,用“方言+普通话”双语模式,为酿酒师傅们科普职业健康知识。针对酒乡村民常见的腰腿酸痛、手部劳损等问题,团队特制“酒工健康口袋卡”,把“关节养护”“劳损预防”等专业术语,转化为方言谐音与普通话对照内容,方便村民记忆。
“以前听医生讲‘职业病防护’,像听天书,现在‘双语卡’一拿,啥都懂咯!”60岁的酿酒师傅举着卡片笑开颜。活动累计服务酒企工人、酒乡村民150余人次,发放“双语健康手册”300余份,让健康知识借着普通话与方言的“翅膀”,飞进酒窖每个角落。
酒事问答:品味酒乡文化底蕴
在当地酒窖,实践团队成员手持《红色哲庄·酒乡之约》,书中记载着哲庄酒文化与红色精神交织的故事,志愿者们将书中酒文化故事与普通话教学巧妙结合。面对酿酒师傅与酒乡居民,志愿者们创新采用“酒事问答+普语教学”模式,用普通话讲解“古法酿酒工序”“酒窖历史渊源”,遇到难懂之处,辅以方言类比,让普语学习更接地气。
“以前给游客介绍酒文化,方言说得溜,一用普通话就卡壳。现在跟着志愿者学,‘窖池发酵’‘陈酿工艺’这些词说得顺,游客也听得明白!”酿酒师傅王师傅笑着分享学习收获。团队还制作“酒文化普语手册”,把专业酿酒术语、酒旅讲解常用语整理成简单易懂的内容,发放给酒乡居民,助力他们提升普通话沟通能力。
直播赋能:“云游酒窖”拓宽文化传播路
沉浸式云游体验,团队开启“云游酒窖”直播,志愿者用标准普通话,带领网友探秘酒窖。镜头跟随讲解,从古朴窖池到酒坛陈列,逐一展示酒窖全貌;深入酿造车间,详解“选粮、发酵、窖藏”等古法工序,让网友沉浸式感受酿酒魅力。互动教学添活力,直播中设置“普语互动课堂”:教网友学说“窖香醇厚”“岁月陈香”等酒文化词汇,通过发音示范、趣味纠音,提升大家用普语表达酒文化的能力;开展“酒窖知识问答”,用普语交流酒品鉴别、酒旅推广技巧,吸引多人观看,收获点赞无数,让酒窖文化借直播“触达”天南海北。
“以后外地游客来酒窖,我能用普通话好好介绍咱的古法酿酒咯!”村民兴奋展示刚学的普通话讲解词,眼神里满是期待。酒窖负责人点赞:“大学生把推普和酒文化传承结合,让老手艺接上时代的‘话’,这波青春助力,咱酒乡太需要!”
创新背后:以“文化+”激活青春动能
该团队指导老师介绍,此次“酒窖推普”是团队“文化传承+语言推广”模式新探索:“酒乡村民学普通话,动力源自产业需求。借酿酒、售酒场景推普,既解实际难题,又能让传统文化传播更顺畅。” 据悉,团队未来计划联合更多酒文化传承地,推广“酒窖+推普”惠民模式,让青春力量持续为传统产业与文化传承“发声”!
吉林医药学院“云岭普音·黔途筑梦先锋队”用行动证明:当青春智慧邂逅传统酒窖,普通话不再是生硬的语言符号,而是激活文化传承、赋能乡村发展的“金钥匙”。这场酒窖里的推普实践,正书写传统与青春交融的崭新篇章 。(撰写:吉林医药学院 郭子毓)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