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团队攻克光纤环制备技术壁垒

2025-8-11 10:13:52

来源:东方网  选稿:顾天娇 

在国家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的战略背景下,一支来自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青年创新团队"环纤工韵",成功突破高精度光纤陀螺仪核心部件——光纤环的制备技术瓶颈,其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光纤绕环装备已获得5家行业头部企业订单,为中国无人机高级自动驾驶系统装上了自主可控的"中国芯"。

从车间痛点孕育创新火种

这支平均年龄仅23岁的团队,其创新灵感源自真实的产业困境。团队成员在企业实习期间发现,传统人工绕环工艺存在三大致命缺陷:单环绕制耗时长达3-6小时,日产能不足3个;良品率长期徘徊在70%-80%区间;更严峻的是,环境温度波动导致的性能偏差使产品可靠性大打折扣。这一发现促使团队组建跨学科攻关小组,通过2000余小时的产线跟班作业,最终锁定热稳定性、张力控制和自动化程度三大技术痛点。

三大技术突破树立行业新标

在院士专家团队指导下,这群年轻人交出了一份令人惊艳的技术答卷:

16级对称绕法:创新采用正交多层交替工艺,使光纤环零偏稳定性突破0.09°/h的国际先进水平,较传统工艺提升52%,同时减少52%材料消耗,体积压缩超62%;

智能张力控制系统:搭载自适应ADRC闭环控制算法,将张力波动降低37%,超调现象减少28%,动态响应速度提升36%,彻底解决光纤断裂行业难题;

全自动生产线:通过设备结构优化与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实现单环绕制时间缩短至1-2小时,日产能提升6倍达19个,良品率突破95%大关。

从实验室迈向产业蓝海

技术突破迅速转化为市场竞争力。目前团队已完成17项知识产权布局,其设备已在多家企业投入应用,在农业无人机精准灌溉、高压变电站智能巡检等场景中展现出厘米级定位精度。更令人振奋的是,5家行业领军企业已率先签订采购协议,标志着这项青年创新成果正式踏上产业化征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评价称:"这项突破不仅解决了特定领域的技术难题,更探索出了一条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新路径。"随着低空经济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支年轻团队正将其技术延伸至消防、物流等多个领域,以青春智慧持续为中国智造注入创新动能。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