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泥共生,以绿愈心”实践团—— 以园艺疗愈为桥 绘就校社协同服务新图景

2025-8-11 10:35:17

来源:东方网  选稿:顾天娇 

当波斯菊的嫩芽在指尖破土,当自闭症青年在“‘藕’遇花缘”活动中绽放笑颜,当独居老人对着亲手扦插的太阳花露出久违的笑容——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与泥共生,以绿愈心”实践团正用园艺疗愈这把“钥匙”,为不同群体的心灵打开一扇通往自然的窗。这个夏天,这支由园林专业师生组成的团队,以“高校+社区+机构”协同模式为纽带,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志愿服务动能,在校园与社会的土壤里播撒下心灵疗愈的种子。

专业赋能:构建“评估-服务-反馈”闭环体系

“园艺疗愈不是简单的种花种草,而是需要精准对接需求的专业干预。”团队指导老师引用资深园艺疗愈师徐宇红的观点强调。实践之初,团队便与12位社区工作者、8家特殊机构负责人深度访谈,梳理出青少年情绪管理、老年人孤独感缓解、特殊群体社交障碍等三大核心需求,并针对不同群体的心理特征,构建起融合园林专业与心理健康服务的闭环体系。

在杭州白荡海社区的“‘藕’遇花缘”活动中,团队为自闭倾向青年设计了“花语接龙”“双生花共创”等环节:用玫瑰象征“直面压力”、洋甘菊代表“平静疗愈”,让参与者在花材选择与搭配中自然流露情绪。这种将植物象征意义与社交训练结合的设计,正是团队“五感沉浸式干预”理念的实践——通过视觉(色彩搭配)、触觉(花茎修剪)、嗅觉(芳香植物)的多重刺激,降低社交防御心理。数据显示,活动后参与者的主动交流频次提升40%,焦虑量表得分平均下降27分。

针对高校心理亚健康学生,团队推出的“陪植物长大”计划更具创新性。92.3%的参与者在照料波斯菊、向日葵的过程中,通过记录植物生长日志完成了自我情绪梳理。“叶片卷曲教会我接纳不完美,花期延迟让我学会等待”,一位学生在反馈中写道。这种将植物生长规律转化为心理韧性培育的方式,使园林专业的“生长周期”知识与心理健康的“情绪管理”需求形成了巧妙共振。

校社联动:探索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在绍兴上虞贝蓓康复中心,三十余名4-8岁特殊儿童正用乒乓菊、绿毛球拼贴“自然草原动物园”。团队成员发现,这些孩子在触摸植物绒毛、辨别花朵色彩时,手部精细动作准确率提升35%,语言表达欲望明显增强。这种针对特殊群体的精准服务,源于团队与机构共建的“需求清单”——通过前期评估,将园林专业的“植物认知”“生态瓶制作”等课程模块,转化为适合特殊儿童的康复训练项目。

而在嘉兴海盐西塘桥街道,“植物拓印漂流”计划为青少年抑郁症群体搭建了非语言表达平台。水杉叶的脉络拓印成“成长的轨迹”,洋甘菊的轮廓化作“平静的符号”,孩子们的作品通过社区漂流站传递给陌生人,形成跨越隔阂的心灵对话。该活动上线两周内,参与作品达126件,线上分享点击量突破5000次,展现出园艺疗愈在大众心理健康服务中的潜力。

“专业资源不足、活动持续性欠缺,是社区普遍面临的难题。”团队负责人表示。为此,实践团与6个社区、4家机构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建立“高校人才库+社区服务站”对接机制:园林专业学生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将“太阳花扦插”“苔藓微景观”“干花团扇制作”等易操作、易推广的项目纳入社区常态化服务;社区则提供实践基地,协助团队收集服务效果数据,反哺高校的课程研发。这种“教学-实践-研发”的良性循环,使志愿服务从“短期活动”升级为“长效服务”。

社会价值:青春力量点亮生命之光

台州天台县福溪街道的老人们在“麦芽生长记”活动中,从松土播种到熬制麦芽糖,全程体验传统技艺。82岁的王奶奶说:“看着麦芽冒尖,就像看到孙辈长大,心里踏实。”这种将园艺活动与传统文化结合的设计,既发挥了老年人的生活经验优势,又通过“生命成长”的共同主题,缓解了他们的衰老焦虑。

杭州临平区崇贤街道的“绿植微景观”工坊里,职场中年人用苔藓、多肉构建“指尖绿洲”。“把绿色家园装进瓶子,仿佛重拾生活掌控感”,一位参与者的感慨道出了现代人群对自然疗愈的迫切需求。团队据此研发的“5分钟园艺减压法”,已被纳入社区职场健康服务包,让园林专业知识真正走进了大众生活。

从特殊群体到普通大众,从单次活动到长效机制,这支平均年龄20岁的实践团,用专业学识诠释着“志愿服务”的深层内涵:在为社区老人修剪花枝时,传递的是“老有所乐”的温情;在指导特殊儿童种植时,播撒的是“潜能无限”的希望;在与青年群体共筑绿植景观时,彰显的是“生生不息”的力量。

正如徐宇红专家所言:“园艺疗愈的真谛,是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重新联结。”浙江建院的实践证明,当高校的专业智慧扎根社会需求的土壤,当青春的志愿服务对接心灵疗愈的渴望,便能生长出惠及更多人的“幸福绿洲”。目前,该团队已形成5套标准化服务手册,培养60名青年园艺疗愈师,计划年内将服务覆盖至10个社区,让这份带着泥土芬芳的温暖,继续传递下去。(钱立群 、单银丽 、郎莉)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